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回乡偶书》教案

时间:2024-04-06 12:34:28
《回乡偶书》教案

《回乡偶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回乡偶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回乡偶书》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师:刚才有个小朋友一脸兴奋地告诉我,本周六他想邀请几个小朋友到他家和他一起过周末。看来,这个小朋友是想干什么呀?

生:请客。

师:他想邀请小朋友到他家去──

生:做客。

师:小朋友就是他的客人。“请客”、“做客”、“客人”都有一个──“客”字。对,现在我们就一起把这个“客”请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中来。

师范写,提醒“横撇”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才好看,生书写。说说怎么记住这个“客”字,然后生根据同学的发言再写写、记记“客”。

二、初读古诗

1、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中恰恰也有一个“客”字,先认真听一听这首诗的朗读,注意诗中生字的读音。也可以留心一下“客”字在哪里。

2、自读全诗,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加强识字:抽生读诗,其余听读,评价,正音。

4、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认识作者部分,简介作者。

5、师: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回乡偶书》。谁能说一下诗题的意思?

提示:

《回乡偶书》的“偶书”,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三、领悟诗意

1、紧扣““客”字”,启发思考:

师:老师刚才说这首诗中也有一个“客”字,发现它了吗?

生:“笑问客从何处来”。

2、师:再读读这句诗,思考一下:对这个“客”字你还有什么发现或疑问?

生提问:客是谁?从什么地方来的客?为什么要来?

师:同学们都很会动脑,提出了几个很好的问题。老师再来问你们一个问题:这个“客”是“客”吗?

现在请孩子们仔细读诗或观察插图,去寻找答案。

出示媒体资源中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生自读诗歌,勾画。

4、指名回答刚才的问题:

例:

⑴ 从诗中“笑问客从何处来”这句来看,他是客,那些不认识他的孩子把他当作“客”了。

⑵ 在插图中也看得出来这个人是“客”,因为他骑着马,马驮了一大包行李,这也是那些小孩认为他是“客”的原因。

⑶ 他不是客。这首诗是贺知章写自己的回乡经历,他三十六岁外出做官,到八十五岁才告老还乡,你们看第一句诗“少小离家老大回”就是这个意思。

⑷ 从第二句诗“乡音无改鬓毛衰”也知道了他不是“客”,他就是这个地方的人,还说着这里的话,几十年了都没改变乡音。

5、师:是呀!诗人三十六岁离开家乡,到八十五岁才回来,整整五十年哪!多少个日日夜夜啊!诗人时时刻刻都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可因为公务繁忙、交通不便就没能回到自己的家乡。而今,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想了多少年,梦了多少年,家乡的一切还如我想像中的一样吗?大家一起来读──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生读诗句。

6、师:能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指名答,例:我小时候离开家乡,年纪大了回来;两鬓的头发已经疏落了,但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

7、师:面对“鬓毛衰”的作者,“儿童”是怎样的呢?

生: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师:理解诗句的意思吗?同桌相互说说。

同桌练说。

师:谁愿意来交流交流?

指名回答,例:村里的小孩见了我把我当作远方来的客人,笑着问我从哪里来。

四、感悟诗情

1、师:如果你就是贺知章。离开家乡几十年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遇到询问自己从哪里来的儿童,请你想象一下,你当时的心情会怎样?

生说感受。

2、师:是啊,岁月在少年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日子给乌黑的头发染上了白霜。漂泊在外的游子已不再是从前的模样,家乡的人与事每天也在变幻,但唯一不改的是游子的那颗回家的心,唯一不变的是对家乡深深的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深深的爱、浓浓的情再次朗诵全诗。

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师适时指导语气和节奏: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提示:这首诗写自己回到久别的家乡时的喜悦与感慨。首行点明是回乡之作,“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句中自对,突出了诗人离乡之久,回乡之晚,概括地写出了自己四十多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朗读时,可以把语速放慢一点。

次行“乡音无改鬓毛衰”,承接上句,写自己的衰老之感。漫长的岁月,催老了自己的容颜,然而乡音仍然不改。诗人以不改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抒发了自己久而愈深的乡土之情。朗读时,可以突出语音语调的变化。“无改”读得昂扬一点,“衰”读得起伏一些。

三、四行“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写儿童问话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面。由于久客他乡,家乡的孩子都不认识他,把他当作远方来的客人,围上来有礼貌地加以询问。“笑问客从何处来”一句极为精彩,只要稍加想象,儿童天真活泼的神态及诗人微微感到惊讶之后不觉有些好笑的感情变化,便会浮现在读者眼前。朗读时,可以读出儿童般的天真浪漫来。

4、背诵诗歌,积累语言:指名、分组背、齐诵。

五、指导书写

利用媒体资源中的学一学部分,指导书写生字。

六、拓展延伸

1、师:同学们,贺知章回到故乡后,面对熟悉的情和景,他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刚才我们学习的是第一首,现在请同学习们欣赏第二首,一起与作者体会回到家乡的那种感受。出示,师诵读: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2、生自由读诗。

七、表演诗歌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 ……此处隐藏16904个字……写了!接下来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

师:同学们都读 得很认真,并且读得很大声,但是有一点不足的是同学们读得不够有感情。(师范读,生读)赞扬生,再请男生读,女生读,第几组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都快赶超老师了。接下来老师给你们五分钟的时间读一读诗歌把它背下来。(生读背)

师:(拍手表暂停)有哪位同学背出来了呢?请几位同学来背,师点评并赞扬,最后,说:“现在我要请大胆的同学都站起来背一背。(学生都纷纷站起来背)夸赞生的勇敢。

四、让学生说一说对诗歌的理解。

师:“同学们,我们都把这首诗背出来了,那大家在想一想这首诗说了什么呢?(让生思考)

师:“同学们都想好了吗?那谁来说一说呢?请生来说一说对这首诗的理解。(赞扬生真棒)

师:同学们都知道了,诗歌里说有一个人很小就离开了家乡,到了很老才回来,那老师给你们提一个问题:这个人是谁呢?你们怎么知道的呢?(生思考)

师:谁来?这个人是谁?

生:“(某个)是贺知章本人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说出了诗人从小离开家乡。

师:“真棒!”大家表扬他。

师:“那老师还有个疑问,那客又是谁啊?

生:是贺知章本人。生答

师;同学们可真棒啊,都回答出了老师的问题。这首诗就是写贺知章爷爷自己,他三十多岁外出做官,八十多岁才回来,回到家乡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在全班诵读一遍这首诗,去感受贺知章爷爷的思想感情吧!”

生读。

五、课后作业。

要求会写的字一个写一行。

六、板书。

回乡偶书

偶 客?贺知章

《回乡偶书》教案12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一、交流资料

1、背背课前收集到的李白的诗歌。

a) 李白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学生简介李白的生平)教师补充(课件)

李白后人称他为诗仙。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今天咱们学习其中的一首,请大家齐读诗题《赠汪伦》。

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古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1、按自学提示自学古诗:出示[课件三]

①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

②结合资料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③提出不懂的地方.

2.组内交流

3、检查自学情况:

①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②找出难记的字,交流识记方法。潭字:学生边说记忆方法,教师

边板书,并用红色笔提醒大家注意潭字右上部是两个竖,而不是西。

③了解诗意: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其他同学纠正或补充。

④质疑解答,重点理解深千尺、踏歌声和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深千尺:夸张,说明桃花潭的水很深。

踏歌:一边用脚打节拍,一边唱歌。(哪个同学愿意到前面表演,帮助学生理解?老师:有一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你们愿意帮我解决吗?桃花潭水深与汪伦送我的情谊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

师小结:我明白了,这是用水深比喻情深(板书:水深--情深),是啊!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与李白的情谊深啊!让我们通过读来表达他们之间那种浓浓的深情。

自由朗读--指名读--评读--再指读--齐读--师生轮读

1、配乐背诵出示[课件四]

2、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此时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时你就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尽情表达出来吧!(生边看图边自由朗读--指读--评读)

3、哪些同学可以背诵?(指名背诵--会背的齐背)

三、扩展学习

1、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现在老师为你们提供了3首,供你们自学欣赏,请你选择其中一首,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学习。.

2、教师提供古诗学习方法和6首送别诗,学生任选一首自学:《送元二使安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别董大》

3、汇报学习成果(或朗读、或背诵、或说诗意、或讲故事)

四、引导课外练习

这节课先交流到这里,语文课外活动时再继续展示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作业 :

背诵诗仙的诗,能够向家长讲述诗仙的故事。

背诵诗仙的诗,能够在同学之间相互之间传说诗仙的故事。

《回乡偶书》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热爱家乡。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的真情实感。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时间:1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

2、揭示课题:《回乡偶书》

二、初读感知

1、范读《回乡偶书》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有困难找同学或老师帮忙。

3、认读生字:客 何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并用它们组词。

4、说说你在预习中知道了什么?

5、质疑并适时解疑。

6、看图说说《回乡偶书》这首诗的大意。

7、我会说:

贺知章小时侯离开自己的家乡,直到老了才回来。在乡间小路上碰上了一群孩子,孩子们 地问:“

。”

三、朗读感悟

1、创设情境:如果你就是贺知章,离开家乡几十年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回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身边,你的心情会怎样?

2、指导感情朗读(师范读、指名读、生自读、 小组读、展示读)

(第一句:语速稍慢,读出诗人离乡之久。第二句:“无改”读得昂扬一些,“衰”读得起伏一些,读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热爱之情。第三、四句:语速稍快,读出儿童的天真活泼、惊奇。)

3、背诵这首古诗,看谁先背下来。

四、实践活动

1、借助课文插图和诗句进行想象,小组合作表演《回乡偶书》。

2、师生评价表演情况

五、指导写字:音 客 何

先观察字的特点,再描红、临写,最后评一评。

六、拓展活动

课外阅读古诗,开一次古诗朗诵会 。

《《回乡偶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