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黑板报内容有哪些
许多人喜爱在清明节的时候放风筝。人们也会在夜里放风筝,还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一盏盏小灯,被称为“神灯”,下面小编整理的清明黑板报内容,欢迎来参考!
清明黑板报
清明黑板报
清明黑板报
清明黑板报
清明黑板报
清明黑板报
清明黑板报内容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听着这句诗句,大家一定会说,这是关于清明的,这还不完整,这应该是关于清明扫墓踏青的,也就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就在今年,我亲自经历了一次扫墓活动。
清明节那一天,我要去扫我曾祖父和曾曾祖父的墓。我们三五成群地来到坟墓边,大家就忙忙碌碌地干了起来,有的在拔草,有的在扫地,还有的在闲聊,干完了这些,只见旁边几个老人拿出打火机,拿出一张张纸钱,在坟墓前烧了起来,纸钱越烧越多,火也越来越旺,火堆里还冒出一团团浓烟,扑鼻而来还散发着一阵阵臭味,整个墓场都乌烟瘴气。突然,一阵风吹过,一张带着火的纸钱就飘了起来,我心里想会不会引起森林火灾啊!我心里正为山上的树木们着急,它们要濒临死亡了,这该怎么办呢?我正着急的时候,有个人拿着扫把上前制止了这个“火芯”,我的心才平静了下来,接着,我就问妈妈:“他们为什么要烧纸钱?,这样多危险啊?”妈妈说:“是啊,他们还不懂科学 你也可以投稿,以为这样做是对过世亲人的关爱,也想让他们给自己及家人带来好运,其实,这是错误的,只要我们心里对过世的亲人存着怀念就够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
经过了这次扫墓,我明白了清明节的意义。我更希望每个人都能用科学环保去扫墓,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丽!
清明黑板报内容2
又值清明,春光大好,未曾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迹象。此时倒是这春光,给清明的萧肃渲染上了一丝明媚的色彩。诚然是个不可多得的晴天。
回乡祭祖途中,偶然路过一个小院。
那是个优雅明镜处,阶柳庭花,后园竹随风摇,春日的阳光直照倾泻下来,砖瓦也在灿烂生辉,平添几分慵懒生气。不难看出,打理这样一个晴明小院,主人不知费了多少心。
便是如此一个神气的小院,我多留心多看了几眼,不过小院大门在这清明时节紧闭,着实叫我费解。
回乡祭祖,点烛,焚香,磕头,烧纸。然后匆匆离去,此时倒也不是真有多少事情等着我,只是身处乡下后才发现无所事事,无聊无趣。
回家途中,又是路过了那个小院。
那个明媚的小院门前,多了一个坐在门前的人。
是个年迈的老人,穿了件半旧不新的褂子,银发齐整,似乎刻意梳洗过一般。那一双深色的眼眸,有点凹陷下去,满脸痕迹,也无一不悄悄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她微微眯着眼,迎着太阳,一人烧纸,嘴中还念念有词。
我走近了听,她边烧纸边念叨着:“……老头子哎,现在孩子们都出息了,一个个都走远了……哎,你在地下还好么……我好着呢,孩子们还给我盖了房子……都是你走得早哟,这福你怎么享呐,不过你走了现在连说话的人都没咯……”
莫名心一酸,忽然想起在家守候着老屋的奶奶。此时一个老人家独自看着一幢空荡荡的房子。大又何用,豪华又何用,少了热闹的气息,少了欢笑的身影,一人饮水,冷暖自知,是有多么孤独寂寞。我匆匆回去,又匆匆离开。带给奶奶的也仅仅是片刻欢愉,和欢愉后长长的寂寞与相思。但我又微蹙眉头,看着被风刮起的烧黑的纸,心下略有不悦。
忽然忆起前几日见闻曰:有店开设专门清明为客户祭祖,为忙碌的人们提供方便。不可否认这是一种科学的方式,但是见之我也只能冷笑作罢。他们用太过刻薄的科学去对待生活,对待如此一个情感交流的节日,留下的是老人们在院子里日复一日的等待,而儿女的身影却只能在他们梦境里纷至沓来。
又想起清明烧纸习俗已经呼吁用鲜花代替,这方面我倒是有所赞同的。烧纸烧掉的无辜的纸张,也污染了环境,若是能用科学环保的方法替代了烧纸,也是大可以为之的。
清明怀念的,是那些已经逝去的人。这时你唏嘘痛叹,此时这时你泪拆两行,这时你心如刀割,这时你荒凉悲戚,那试问他们在世时,在你身边时,你又在何处?而你怀念逝去已久的他们,又真的需要赔上如今每况日下的环境,舍弃了今人的生活,换取故人的.心安?如若他们在地下有灵可否真的会因为你“舍己为人”去赞扬你?
也许,诸多的情与爱,已经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在你忙碌的工作事业里,在你熬夜操劳里,在过分理智的科学态度里。消失的透彻。并不是你没有发现,此时只是当你发现时,却已是物是人非,花残柳败,无法再掬起彼时唾手可得而此时却已成的镜花水月。
而你在失去后,又用非科学的态度去对待今人,可算得上是明智?
清明祭祖是风俗人文,我们应该维护与保存,但我们却不应该用太过刻板的科学代替风俗人文去面对生活,面对人生,更不该在失去后再去珍惜暗叹。存活着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可科学又不能缺少,别被封建与迷信迷失双眼,错失了对待生活人文的态度。
凡是皆在把握一个度,用正确的科学对待生活人文,生活必定会更加和谐,也不会在出现孤寡老人留守空居和清明时节纸纷纷了吧。
清明黑板报内容3
在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我最喜欢的。光“清明”这个名字就让人喜欢。你看又“清”又“明”的,清亮纯净,说出来,听上去,就有让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爽的感觉。是啊,在这样的日子里,放眼望去,翠绿似海,繁花如潮,此时到处是莺歌燕舞,行走的人也都是充满着活力的,怎么能不叫人精神爽朗、心旷神怡呢?
清明是祭祖的日子,祭祖表达的是对祖先的思念。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来到先人的坟前,化点纸钱,摆上一束鲜花,陈列些祭品,然后在那里坐上一阵子,此时与先人进行一番着久别之后的无声交流。这是一种充满了人性的行为,是先人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最具体的表现形式。当然,人们在这样做的时候,是会有一点淡淡的伤感的,但是这种伤感一点也不让人颓丧,相反,它让人们更加珍惜着生,并且还赋于了清明这个明亮的日子一份沉重,使它变得沉甸甸的,有了丰富的内涵了。祭祖为什么选择清明我无法考证,可是在这初春的时节里,因为要上坟人们就必得纷纷走出户外。你看,此时在清明的日子里,乡村或山野的路上,随时都可以看到抱着柳枝,捧着鲜花,提着祭品的人们,他们三五成群的行走在散发着野花野草香气的路上,呼吸着早春里芳香的空气,与自然融合在一起,显得是那样地和谐。这样,走着的人和看见的人都禁不住会这样想:清明上坟,有没有让人走出户外,去感受感受春天的用意呢?我感觉到了我们的祖先那份热爱大自然的浓烈情感。我们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民族,把时间、空间和人的活动结合得这样密切,是我们民族的独一无二的创造。
有人称清明为“鬼节”。人死为鬼。鬼是大人们用来下虎小孩的拿手武器,成人也有谈鬼色变的时候。可是,在清明这样一个亮光光的日子里,我们感到连鬼也变得有些可爱了。那坟上剪成古铜钱串的迎风飘动着的或白或红的纸钱,与死人灵堂前的招魂幡是那样地不同,让人一点怕的感觉也没有,小孩子们也会去拔来一串当成玩物。它们仿佛就是一件件艺术品,在绿树丛中,在青草之上,有姿有态地飘动着,在自然里点缀上了人文的气息。、早晨,一些人家农村的亲友们送来了粑粑,说这是“芽稻粑粑”。这粑粑前还要加上“芽稻”两个字,是在告诉人们说水稻已经泡种并发芽了。这个时候做些粑粑这种传统的食品,表达的是一种纪念,是一种对丰收年景的祈盼和祝福,也是对自然的一种尊重。农耕文明给人留下的情感就是这样地真诚和纯朴!稻种已经发芽,春耕的忙碌也已经临近了。
清明正是一个美丽希望的开始。